近期,多家速凍食品上市公司陸續披露了2025年半年度報告。數據顯示,超半數企業出現營收和凈利潤下滑,甚至虧損擴大的局面。當前,行業整體面臨挑戰:終端需求減弱,企業間價格競爭激烈,“以價換量”成為普遍策略。不過,仍有部分企業在整體低迷中實現了逆勢增長,成為行業亮點。
近40家凍品上市企業2025半年報一覽表 2025年上半年,共有12家企業實現營收與凈利潤雙增長。營收增幅前五名為:百洋股份(38.34%)、牧原股份(34.46%)、立高食品(16.2%)、福成股份(15.70%)和蓋世食品(11.39%)。凈利潤增幅前五名為:牧原股份(1169.77%)、圣農發展(791.93%)、春雪食品(428.10%)、仙壇股份(344.55%)及新希望(162%)。 同期,另有12家企業出現營收與凈利潤全面下滑。營收降幅較大的為國聯水產(-18.36%)和惠發食品(-17.75%);凈利潤降幅最為顯著的是國聯水產(-3180.50%,虧損5.4億元)及益客食品(-255.03%)。整體呈現分化態勢。 2025年上半年,預制菜板塊表現突出,成為行業亮點。千味央廚冷凍調理菜肴類產品收入同比大幅增長67.31%,主要受益于預制菜銷量的顯著提升。公司通過服務核心大客戶的定制化需求,并拓展團餐、宴席等經銷商渠道,實現雙路徑增長。其烘焙甜品類也保持穩健增長,同比增長11.02%。 三全食品冷藏及短保類產品表現強勁,同比增長44.49%,收入達4404萬元。盡管速凍米面制品與調制食品業務略有承壓,公司通過“質高價平”策略推動盈利回暖。具體舉措包括擴展爆品矩陣、推進全渠道定制、開發季節限定產品、加強健康化創新,并推出契合情緒消費的新品,增強市場競爭力。 2025年上半年,速凍食品行業在渠道變革與成本壓力中持續調整。傳統商超渠道客流下滑,受電商、社區團購等新興業態沖擊,消費者購物習慣發生結構性轉變。以三全食品為例,其零售及創新市場收入同比下降7.45%,經銷商數量較2024年末減少740家,公司稱系“渠道質量優化”所致。惠發食品同樣出現經銷商數量減少及第一大渠道銷售收入下滑。 行業普遍面臨成本壓力,三全食品上半年毛利率22.7%,同比下降2.2個百分點,主因促銷力度加大及產品結構變化。終端需求偏弱背景下,“以價換量”成為普遍策略。 盡管短期承壓,中國速凍食品行業仍具發展潛力。2024年行業規模約2212億元,為全球第二大市場。其中速凍調制食品(565億元)處于成長期,速凍菜肴制品(868億元)尚處起步階段,伴隨標準完善和消費升級,有望實現強勁增長。全球市場同樣呈擴張態勢,2024年規模達4177億美元,預計2024-2029年復合年均增長率達6.0%。 未來,行業整合加速,市場份額將進一步向頭部企業集中。同時,餐飲連鎖化率提升與新興渠道拓展將成為重要增長動力。
END